“四高标准”精准选择产业项目。按照“产业收益率高、本地适应度高、群众参与度高、收益稳定性高”的“四高”标准,确定草莓这一在四川有种植基础、群众认可、效益高且收益稳定的经济作物作为农业产业升级示范带动项目。
自持自营,着力培育内生动力。摈弃传统的产业分红、土地租金等“不劳而获”的利益联结方式,坚持将“有劳而获、多劳多得”作为产业利益联结基本方式。根据项目投入、预计收益和当地实际,确定每亩每年大棚租金为5000元,承租给贫困户自我经营、自负赢亏。针对部分特困户缺乏启动资金,只需缴纳1000元的保障金,其余资金由龙头公司先行垫付,后续在草莓上市后的收入款中扣除。建设草莓种植、分捡、包装扶贫车间,龙头公司除技术人员外,其余岗位都开发为扶贫公益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就业,使3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组织通过持有大棚赚得租金获取项目收益,收益用于民生项目建设、集体产业发展、无劳动能力特困户救济等,确保项目收益使用更高效精准。
多措并举,着力助推长效增收。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建立“每天田间指导+每月集中讲解+定期技术培训”的种植技能培训体系,成立草莓学校,由技术员每月开展技术讲解。邀请浙江知名草莓种植专家,定期开展讲座,交流草莓种植最新成果。加强风险防控。建立保底收购制度,签约确定龙头公司高于市场价回购所有草莓。同时为贫困户承租大棚投保“财产保障险”,化解自然风险。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举办草莓采摘节、搭建“互联网十草莓”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积极筹备草莓深加工项目,开发草莓干、草莓饮料、草莓饼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