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确定标准和执行时间。补助标准按每生每天3元,每学年按在校200天计算,每生每学年600元,所需资金全额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2012年5月1日起自7月上旬春季学期结束确定为试行阶段,秋季开始确定为正式实施阶段。
二是严格制定供餐模式。2012年春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模式确定为“鸡蛋+牛奶+X”,即每天每生上午课间操以后加餐一个鸡蛋和一盒牛奶。2012年秋季对寄宿生实行“4+3+X”模式:即每生每周4天课间加餐一盒学生奶、其中3天再补充加餐一枚鸡蛋,根据发生的蛋奶实际费用按周核算后将结余资金由食堂免费提供一顿营养午餐(统一安排在每周星期三)对走读学生及不具备食堂就餐条件的村小学生实行“5+X”模式:即每生每周5天课间各加餐一盒学生奶、一枚鸡蛋,根据应补助资金及发生的蛋奶实际费用按周核算后根据资金节余情况,再补充其它等价的火腿肠、面包、水果等营养食品。
三是严格实施企业准入。为确保供餐过程安全、平稳,考虑到特殊情况下应急需要,对全区39所实施学校每一阶段均分蛋、奶各招标两个供应企业,并委托区政府采购中心,对供餐企业进行统一集中采购。
四是严格资金监管。区财政部门设立了资金专户,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区教科局按要求建立了实名制学生管理档案,防止了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将“一补”资金与“营养计划”专项资金按照各自的资金管理要求,分户运行、独立核算,切实防止了挤出效应。
五是严格监督检查。为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区教科、卫生、食药监管、畜牧食品、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开学前和实施过程中均深入到校督促、指导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坚持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有效跟踪、督促了供餐企业和实施学校严格程序、规范实施,并逐步形成了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不断规范了供餐管理,确保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到位,防控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