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项目入库统计,确保“开门红”。一方面指导成达覆膜塑编布项目、双峡湖水库建设、潜溪河漂流、清风峡嘉陵江大桥、中子CNG加气站建设等未入库项目业主,加强相关资料的完善和整理,及时申报入库;另一方面对在建的七盘关国际石材城、粮食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加强督促检查,加快工程进度,力争形成较大实物量。
注重项目建设推进,确保投资有序增长。要完成全年35.4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需入库50亿元的项目。按照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持续和梯次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按要求加快落实规划、用地、环评、资金等各项建设条件,完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尽早开工建设;二是抓项目新开工,确保每月都有新项目开工、每季度有15亿元左右的项目开工入库;三是抓在建项目推进,及时协调解决在建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时限,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效。
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稳定增长。一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挂联制度和重大项目会商机制,加大项目的督导力度,集中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二是继续加大重点项目、项目投资的督查力度,建立每月一通报、一排位、每季度一督办、一会商、一问责制度;三是继续将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全程监管。
强化项目包装储备,确保投资持续增长。抢抓国家统筹城乡和秦巴山区扶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等政策机遇,围绕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结合全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调整,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加大项目策划,超前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积极谋划一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支撑作用明显的项目,提高项目储备的水平和质量,增强投资后劲。
强化项目统筹协调,确保投资环境优良。一是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尽量缩短项目审批时间,促进项目早日开工;二是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三是加大“政、企、银”三者的合作协调沟通,不断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努力争取扩大对重点项目、在建续建项目以及“三农”和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落户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