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区小春主要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据调查,由于去年入冬以来,气温偏高,降雨偏少,调查区域小麦病害较去年偏轻,虫害偏重,严重地块百株蚜量80-1000头;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发生面积与去年同期接近,蚜虫前期偏重发生,为春季蚜虫繁殖提高了大量虫源。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有利于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等主要病虫发生扩散。要牢固树立“虫口夺粮,防病保粮”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指导广大农户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防治措施:
1、坚持关口前移、治早治小。小麦采取“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点片挑治与全面防治相结合的预防控制措施;油菜初花期前,根据苗情长势及病情发展情况,摘除病、老、黄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2、药剂选用。小麦条锈、白粉病选用具有内吸性强、保护和治疗效果好、持效时间长的高效杀菌剂,亩用25%氟环唑悬浮剂15-25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兑水喷雾;蚜虫、红蜘蛛发生较重的田块,亩用20%联苯·三唑磷20-30克或7.5%氯氟·吡虫啉30克;油菜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盾壳霉主治菌核病,兼治霜霉病、白锈病;蚜虫发生较重的田块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4克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喷雾防治;菜青虫等可选用甜核·苏云金杆菌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较重田块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
3、要充分发挥植保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宣传动员利用无人机等高效器械进行统防统治,提高效果,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4、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农药包装废弃物请自觉回收或将其返回农药经销商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