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服务体系,强化电子支付应用。利用社区激活、绿色窗口、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群众自助申领医保电子凭证,同时,督促指导各定点医疗机构畅通场景应用渠道,主动引导群众使用刷码办、刷脸办等方式,以医保电子凭证结算费用。对符合条件的定点医药机构指导进行接口改造,提供电子处方流转服务,让群众就医购药更加方便快捷。
二是严守基金防线,强化智能监管审核。常态化做好医保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维护,加强医保信息管理系统软环境、物理环境、运行环境、软件和数据环境等管理,充分利用智能审核系统,采取“双随机”方式,对全区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全面检查,强化对定点医药机构发生费用的实时监控、常态稽核。
三是推动一网通办,强化医保提质增效。创新“一窗通办”模式,通过区级窗口“医保大讲堂”政策知识轮流讲,镇级窗口季度培训的学习模式,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质效。将参保登记、异地备案、手工(零星)报销等事项下沉至乡镇,有效激活基层医保服务“神经末梢”,将医保信息化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