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与杭州市滨江区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朝天区抓住机遇,坚持把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作为汇智聚力的重要举措,探索建立“333”模式,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人才交流合作,为朝天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01
建立三大制度 促进干部人才综合提能
建立人才共享制度,与滨江区互派党政干部3人,互派专业技术人才18人,共享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娄火明等13名专家教授。签订司法行政协作和交流框架协议,落实法律援助帮扶、实施法律人才交流,目前,第1位法律援助律师已到岗。
建立人才共育制度,投入培训经费520万元用于干部人才培养,先后举办教育、卫生、驻村帮扶力量等培训班20余期,培训干部人才3000余人次,培养卫技人员和管理人员200余名,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300余人。
建立跟岗学习制度,将滨江互联网小镇、未来社区—缤纷社区等10余个教学点作为考察基地,将西兴街道、长河街道、浦沿街道以及滨江区委宣传部等6个党政部门作为跟岗实践基地,陆续跟岗学习53人,提拔重用20余人。
02
创新三大模式 促进教育资源交流共享
创新云端交流模式,开展AI同步教学,构建跨区域“四同”教学模式,即:同步德育、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活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同时,组建网络名师工作室4个,为32名骨干教师开辟线上交流渠道。
创新订单合作模式,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加强职业教育合作,结合滨江企业用工需求,在朝天职中开展点对点、订单式技能培训,积极推荐朝天籍学生到杭州企业见习培训,培训合格后按照订单立即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已选派30余名脱贫家庭子女赴杭州现代技工学校就读。
创新结对认亲模式,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将滨江教师与朝天新教师结对,帮带18名新教师快速成长,先后开展公开展示课20余堂,成立“滨江.朝天”星火名师工作室5个。
03
实施三大行动 促进公共卫生提质增效
实施学科规范建设行动,在滨江挂职人才的帮助下,先后制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和薪酬绩效制度,指导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中医疼痛科,现已治疗疼痛患者上千例,治愈率达60%,有效率100%,初步形成疼痛科诊治团队模式。
实施区域医疗结对行动,与滨江区社发局签订卫生健康合作协议,加强在完善防控救治体系、医院结对、科研领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建设等方面合作力度,目前,已有2所医院与滨江区医疗机构建立结对关系,开展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次。
实施专家义诊下乡行动,启动“滨江之光”白内障救治项目和开展义诊活动,划拨义诊活动专项资金10万余元,白内障患者救治项目专项资金30万元,累计开展义诊活动7场,义诊1000余人次,免费为35名白内障患者提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