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3次,入户指导28次,落实“田长制”机制,公开田长责任人和责任事项,打通耕地保护和责任监管“最后一公里”。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保护红线,加快打造高标准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规范耕地“进出平衡”和“占补平衡”,严把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关,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目前,完成18个图斑整治,耕地恢复135亩。
严抓撂荒地整治。加大耕地“非农化”摸排力度,建立违法用地管控责任制,按照“责任制+清单制”限期整改所发现的问题。大力推行农户复耕、他人“代耕”、村集体牵头组织“统耕”、邻里“帮耕”、土地流转等模式,强力整治土地撂荒,推动“撂荒地”变成“致富田”。共处理非法占用基本农田行为1起,整治撂荒地8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