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六届全会以来,陈家乡党委发扬“三苦”精神,按照“建新村、抓产业、保稳定、构和谐”的工作思路,围绕经济建设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平衡协调发展,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发展支撑不断强化。陈家属典型的农业乡,该乡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全乡建立了3个专业示范村,24个核桃示范组,以核桃新栽、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为重点,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桃产量,增加产业效益为目标,全年实现核桃产量358.3吨。按照集约化、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标准,培育和发展以业主带动养殖,周边农户参与的生态养殖小区在我乡处处开花,完成生猪养殖小区1个,生猪养殖场2个,培育养殖示范大户109户。建土鸡养殖小区8个,土鸡养殖场2个,户均出栏500只至1000只的适度规模养殖户80余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为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三农”提供更好的服务,全乡新建沼气池100口。铺设管道60km,建成集中供水站15处,750m3,解决了全乡7个村,13个组,2173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青鹿村、银广村、柿子岭村的农网改造,共安装电杆135根、架设线路15公里、新设变压器1台,解决1300名群众用电难的问题。维修场镇到柿子岭村1.3公里的通村公路,对乡境内近80公里的村组水毁道路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畅通水系。全乡通村公路35公里,硬化15公里,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正启动实施青坪村村道公路路基整治,为下步公路硬化升级打好基础。
民生改善强力推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扶持妇女创业,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积极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退耕换林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7%,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和老有所养的问题。

陈家乡松广土鸡规模养殖

硬化后的通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