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广元市朝天区,探寻这里乡贤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自2020年起,朝天区大力挖掘乡贤资源,激活乡贤力量,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我们一直想为家乡做点实事,现在有了这样的平台,终于能把想法落地了。”北京四川朝天企业商会会长、乡贤李明财激动地告诉记者,朝天区以乡镇党委为引领,村(社区)支部协同配合,深入挖掘乡贤资源。通过“一人一表”登记,构建起区、乡镇、村(社区)三级乡贤数据库,全面掌握乡贤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乡贤的能力,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各个领域充分施展才华。
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乡贤+产业带动”模式成绩斐然。朝天区推出“乡贤回归工程”,配套优惠政策,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兴业。乡贤宁金莲利用自己在外积累的资金和人脉,回乡创办农产品加工厂。“以前村里的农产品只能低价卖,现在经过加工,附加值提高了,乡亲们的收入也增加了。”这位乡贤介绍道。据了解,该厂不仅带动了农产品增值,还为当地百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乡贤们还依托商会等组织,以贤招商,实现资金、信息、企业和人才的回流。
在文化建设方面,“乡贤+文化引领”模式让乡村文明焕发生机。朝天区开展“最美乡贤”评选和“乡贤好故事”宣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村民。乡贤们还积极出资建设乡贤馆、乡贤文化墙等文化阵地。“每次看到文化墙上乡贤的事迹,都觉得特别鼓舞人心,也想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沙河镇元西村村民张祥春感慨地说。这些文化阵地成为传播乡贤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窗口。
“乡贤+乡村治理”模式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乡贤们组建调解志愿队,凭借自身威望和公正形象,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以前村里有些矛盾很难解决,现在有了乡贤调解志愿队,大家都愿意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乡贤们还带头宣讲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的自治、法治、德治意识,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为保障乡贤作用持续发挥,朝天区完善组织体系,成立乡贤工作领导小组,将乡贤工作纳入乡镇中心工作。健全联络制度,定期与乡贤沟通交流。通过设立“乡贤榜”、评选“十大最美乡贤”等活动,褒奖乡贤贡献,营造出“立乡贤、学乡贤、做乡贤”的浓厚氛围。
尽管朝天区乡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基层干部对乡贤工作认识不足等。不过,朝天区正积极谋划应对之策,持续壮大乡贤队伍,完善扶持政策。未来,朝天区的乡贤们将继续在地方发展中发光发热,助力家乡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