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朝天政协>>理论研究>>文史集萃>>正文

文章字号:     
巴人古堡 复活巴文化的人文图腾?
2005-05-30 16:09   审核人:

 

巴人古堡 复活巴文化的人文图腾?    

 

 

巴与蜀,自古谓巴蜀。蜀文化主导的四川与巴文化主导的重庆,区划调整以后,历史文化渊源却难以割舍。四川,还有多少巴文化的存在?

  “西南有巴国,大
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山海经·海内经》对巴人的最早记载碉楼林林。石堡森森。旌旗猎猎。2005412日,广安市神龙山巴人古堡,这座据考始建于2000多年前战国末期的巴族城堡遗址,如今被广安复古重建,展现神秘巴人远古生活的场景正在这里预演:

  ——类似于“战鼓”的歌舞巴渝舞,夸张地腾跳闪挪,一群“巴人”手舞足蹈。

  ——猊峰城内,“巴人”部落与外来入侵者,刀光剑影,你攻我拒,厮杀正酣。

  ——土舟湖面,巴人部落首领齐聚在此,以“土舟竞浮”的方法遴选君长。

  “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活动,其实,是力图在拨开巴人族源消失的巨大迷雾。”西南师范大学一位研究巴文化的专家告诉记者,巴名字的来源、巴字的含义、巴族的起源、巴国的出现、巴人早期的活动区域等等,目前在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因为巴人族源一脉,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被中原汉民族融合和同化,巴民族的早期原生史,在华夏汉族先秦时期的正史记载中大多被忽略,或片言只语,或语焉不详。

  远古巴人战乱频频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子?血性方刚的巴人汉子如何展现战斗厮杀的英姿?巴人古堡,在原有的巴国遗址上复建,给中断和消匿的巴文化,提供了一个复活和想像的空间。


广安躴人:巴人源流重要一脉

 
置身广安市神龙山巴人古堡,仿佛置身远古巴国,这个在古代巴国遗存的基础上,保存并恢复起来的猊峰城,占地500亩,犹如一枚复活的化石。

  公元前11世纪,聚居在湖北武落钟离山的巴人西迁川东,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取得各部族间的统帅地位,建立巴国,定都江州\(重庆\)。巴人的一支板楯蛮族,沿嘉陵江、渠江逐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最早开发了广安这一片热土。

  板楯蛮族有七姓:罗、朴、昝、鄂、度、夕、龚,逐渐成为巴人最强盛的一支。

  远古时代,板楯蛮的活动区域很大。初秦时期,老虎成灾,秦始皇招募大批善射的板楯蛮勇士,奔赴各地平息了虎害。为了褒奖板楯蛮勇士的功勋,秦始皇特许他们用当地的土特产———賨布(麻布)抵税,而且纳税量还不到其他人的三分之一。后来人们就以賨人代称板楯蛮,并把他们在广安所建的城镇叫做賨城。

  板楯蛮族生性慓悍,勇猛异常,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代表他们性格与民俗的巴歌、巴渝舞,其歌舞粗犷原始,气势磅礴,富于感染力,不仅用于年节、婚丧典礼,还用于战事。周武王起兵伐纣时,曾联合了巴人军队与商纣王大战。巴人手持木盾护身,以巴歌为军乐助威,冲锋陷阵,奋勇冲杀,大败商纣王。刘邦平定关中时,也专门让巴人“为汉军前锋”。

  至今流传于广安区、渠县、华蓥市的巴渝舞、云童舞,仍保留着巴人“前战后舞”的遗韵


以武立城:巴人禀性的骁勇侧面

目前可考的4000多年历史里,古代巴人一直以擅长弓弩搏击、骁勇善战著称。在周武王和汉代平定三秦战争中,多次被邀作先锋,是用战争书写整个历史的民族。

  然而,武之道,非所终,器也。对于巴人来说,战争只是和平的手段。

  今天的巴人古堡,专家考证系古代巴国的遗存,据说古时称为猊峰城。“猊”传说是龙王的九子之一,它的主要食物是老虎和豹子,非常凶猛,当年巴人用“猊”为自己的城堡命名,是希望猊这种猛兽能守护自己的城门,表达了他们“非好战”的愿景。

  城堡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是古代巴人为护卫当时的国都江州(重庆)和后来的阆中而设立的军事要塞。公元前316年,秦昭王灭掉巴国之后,这里又成为巴人板楯蛮部落的城防重地。隋唐以后,猊峰城慢慢演变成地方政权的军事城堡。到了南宋,在淳 是三年至咸淳二年的20多年间,这里又成为抵御蒙古军入侵的重要堡垒,平时,族人们在周边的村落里耕作纺织,一遇战乱,族人们则进入城堡之中,聚粮而守,以度劫难。

  猊峰城保留与恢复的今貌,反映了巴人骁勇禀性的一个侧面:

  瓮城。围绕在城门外的一个小城,以城外城,楼外楼的形式所建,是军事上陷敌于瓮的独特建筑,同时也是藏兵之所。

  城防暗道。城防的地下通道,100余米,其中不仅可以察看敌情,又可以射击敌人。猊峰城的这条城防暗道,与大雄宝殿、藏经楼下的地宫相连,可藏兵、存粮。

  雕楼。又叫龙门关,四周几近垂直,只有一道长梯可直达其上,梯口两座雕楼对立耸峙,既为前哨又为前防,是整个猊峰城的第一道防线。

  目前,猊峰城还保留着古时一条出入城堡的故道———城南故道,这里现在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但是非常遗憾,对这座古老的猊峰城造成严重毁坏的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当时周边的村民为了建大食堂、炼铁炉,几乎将城堡中一切可用之才全部拆走,甚至将城堡的基石撤走,垒着圈舍。


猊峰城生动的巴人文化细节,栩栩如生地复活着“下里巴人”的影子:一件件代表图腾的铁陶面具和巴文化浮雕等等,飘逸着“巴文化”的迷人魅力,让那些久远的巴人“呼喊着”、“大笑着”、“狂舞着”,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雷胜堂 罗继飞

原载:2005422日 四川在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