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凝聚磅礴力量 书写脱贫答卷

时间:2019年10月09日 08:59   来源:广元日报   阅读:

近年来,朝天区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升级五大产业,新村全域覆盖,农民收入翻番,实现脱贫摘帽”的“二十四字”工作思路,以脱贫攻坚为总揽,突出新村和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村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重点,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图为羊木镇贫困村新山村新貌。

脱贫攻坚

一套组合拳 打赢摘帽战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部横空出世的国产动画燃炸今夏全国院线,那个梳着齐刘海、画着烟熏妆的魔童喊出的这句口号,体现着我国人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抗争的斗志与精神,也是每一个奋斗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哪吒式”干部和“哪吒式”贫困户的心声。

2014年,朝天区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村64个,贫困人口7421户2551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3.45%。

2018年,全区25个乡(镇)“三有”全面达标、60个贫困村实现退出、累计2506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9%。

四年时间,一组组数据的对比,堪比哪吒的逆天改命。这丰硕成果背后的“关键”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金秋八月丰收季,瓜果满仓笑满园。在朝天区大滩镇自然村集中安置点,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块块蔬果田园围绕其间,一条条硬化道路直通家门,一家家欢声笑语透出窗外……

这是几年前自然村人做梦也不敢想的画面,过去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全村仅有一条又窄又险的泥巴路,每年汛期,人走不出、货运不来,山里娃上学得攀悬崖、趟河沟。

而如今,旧貌换新颜,高山险顶再无人居,人人腰包渐丰日子舒畅,“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现在政策好,我们家家户户才过上好日子。”自然村九组62岁老人徐子华感慨颇深。

自然村的巨变只是朝天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2018年,朝天区脱贫摘帽之年。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心,一场空前绝后,载入史书的脱贫攻坚战响彻朝天大地。

脱贫攻坚,关键在落实。

出台一个“决定”,向全区发出决战决胜脱贫摘帽的动员令和作战书,组织区、乡、村三级干部和全体帮扶部门召开千人动员大会。

制定两张清单,建立以“1个区级战役作战指挥部、25个乡镇战区作战指挥部、214个行政村战场作战指挥部和29个行业扶贫方面军作战指挥部”为内容的一体化脱贫体系,切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区一盘棋、干群齐冲锋”的作战格局。

对标对表,对照脱贫摘帽各项指标要求,详细罗列出全年工作任务清单,形成脱贫摘帽“总纲”。完善细化29个行业扶贫实施方案倒排攻坚“时间表”,把29个行业扶贫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并锁定冲刺“摘帽”时间节点,逐一细化“春季攻势”“夏季攻坚”“秋季冲刺”“冬季验收”工作任务,确保夺取脱贫摘帽全面胜利。

“道路硬化完成880公里,易地扶贫搬迁完成1357户,新村建设户办工程完成14409户……”去年,朝天区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朝天建区30周年,也是朝天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清零”之年。在此历史节点,朝天区如何冲刺“最后一公里”,实现全面“清零”。

2019年,看朝天: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加大投入、集中攻坚;突出抓好因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重度残疾、年老体弱等丧失劳动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健全完善动态管理机制、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巩固提升60个已退出贫困村、25062名贫困人口脱贫成果;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加快危旧房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加快和规范集体经济发展;精准落实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强化特殊困难对象兜底保障;持续抓好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环境整治等工作,实打实解决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认可度。

回首过去,朝天脱贫攻坚的步伐铿锵有力,成效显著;展望未来,朝天区乡村振兴的蓝图令人期待。

蒲家乡罗圈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产业发展

脱贫路上产业兴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才是拔掉“穷根”的“关键”。

在全区16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近4%属于平地。智慧的朝天人将“荒山”变“良田”,让险峻山林里结出了一颗颗“致富果”。

三村联盟探索致富新路径

盛夏时节,白虎村的小水果园里李子、桃子等水果相继成熟、香气四溢……慕名驱车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得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我们现在这日子,比城里人过得安逸多了。”沙河镇白虎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德脱口而出的是满满的自豪,和对现下生活的满足。

过去无人问津、偏远落后的贫困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游人如织,人人向往的“桃花源”。王金德告诉记者,“三村联盟”抱出一个“金娃娃”:就是整合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羊木镇金笔村、蒲家乡罗圈岩村三村优势资源,抱团发展,创建创新型农业综合体。“我们这三个村本身就相连,各有特色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共同规划发展,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王金德说。

如今,来这里吃可现采新鲜瓜果、品药膳食府、农家美味,住可民宿小墅,观生态美景;游可看黄崖飞瀑、转植物公园,玩可游山地马道、垂钓运动。可谓是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既留住了乡愁,又发展了产业,盘活了集体资产,带动了农民增收。

“我现在光土地流转和务工费,一年就有两万多,还有啥不知足的。”白虎村一组村民王永清今年73岁,他是“三村联盟”的受益者,他说,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落不了几个钱,现在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舒坦。

致富增收有保障

走进朝天镇明月村集体经济产业园,飘香硕果挂满枝头。道路两侧,小果园、小菜园、小养殖园、小加工园星罗棋布、各具特色。以猕猴桃、桃子、藤椒、核桃为主的“致富果”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盼头。

在猕猴桃园里,放眼望去数不尽的枝蔓上挂着一颗颗包裹紧实的果子。第一书记杨见说,现在这里农业产业已从过去单一的传统产业向多元化特色产业方向发展,一二三产业达到深度融合,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

中子核桃示范园、曾家山蔬菜示范园、蚕桑示范园……行走在朝天大地,一个个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兴起。

自2009年以来,十年间,朝天区从传统产业出发,以每年一个万亩以上园区的创建速度,先后建成以核桃、蔬菜、土鸡、食用菌等主导产业的10个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并辐射带动各类特色产业园和农户小庭院的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全区55%的村已建成特色产业专业村。充分利用庭院环境,建设户办特色小产业园,全区近70%的农户形成了“一户一园”的产业格局。

据统计,近五年来,该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7%,特色产业收入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

近年来,朝天区围绕全区“脱贫摘帽”,着力做好产业扶贫文章,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提升脱贫“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属于朝天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产业兴,则百业兴。时下,行走在朝天区广袤的大地上,满眼葱翠,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金山银山”,到处是丰收的喜人景象,铺开初秋的美丽画卷。

精神扶贫

朝天人用“朝天精神”讲朝天故事

2018年,朝天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覆盖全区总村数的85%、总农户的82%,全区实现了脱贫摘帽,助推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乡村振兴。

朝天人创造了“朝天精神”,他们牢记使命、大步前行,用“朝天精神”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政府信任我,给了我这个荣誉,我以后会更加努力。”新山村三组贫困户王思国在“十大最美新山人”表彰中,获得了“脱贫标兵”的称号。

2016年王思国还是村里有名的“懒汉”,为此妻子与他离了婚。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王思国主动请缨,1个人管理合作社8000只跑山鸡,他还学技术、勤务工、发展产业,短短数月,王思国就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只有贫困户有了自己努力的意识,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脱贫。”驻村第一书记杨奇国说,这两年通过持续举办送文化进村、举办最美新山人等活动,新山村吹来了一股主动脱贫的新风,改变了村民过去“等靠要”的思想,2018年新山村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

这些只是朝天区开展精神扶贫成效的一个掠影。

“打扫自己家房前屋后,不仅环境整洁了,还能用积分享受村里的优惠政策呢!”在朝天区宣河镇红梁村,一组村民王德芳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她口中的“积分”是朝天区创新形成的“138123”村民积分管理制,自从推行“积分制”后,全村文明友爱、自主脱贫的良好风气不断形成。

“自从搞了积分制,村里再也没人乱扔垃圾了,环境好了,风气也好多了。”宣河镇竹坝村村民李英慧忍不住夸赞。

自从《宣河镇竹坝村村民积分制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这里成为了全区首个推行村民自治管理模式的村子,将村规民约量化计分,为村民设立“行为银行”,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治理+服务+激励”、“扶贫+扶志+扶智”的有机结合。

全区加快构建一村一文化,在沙河镇白虎村76岁老人张金华一生侍奉4位老人的故事在村里流传,“孝慈白虎”已成为这里的一张文化名片。

无论是扶智还是扶志,关键要扶出成效。

近年来,朝天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探索,通过“评先树模”“积分评比”“七进村社”等活动开展,“精神扶贫”聚焦转化为广大群众在产业发展、“四好村”建设等方面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有效激发出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董艳芳、杜桂先、杜洪明等一大批脱贫典型涌现而出。他们依托帮扶政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勤劳创业,实现脱贫致富。

基础设施

夯实发展基础打造美丽新朝天

在七盘关至曾家山旅游扶贫公路潜溪河大桥施工现场,每天此起彼伏的机械轰鸣声,犹如一首欢快的乐谱,吟唱着即将胜利的凯歌。

目前S410朝天城区过境段公路正按照规划节点快速掘进,离预定完工日期又进一步。

……

不仅仅是交通,水利、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改变着每一个朝天人的生活。

一组数据折射出朝天区夯实脱贫硬基础的决心:累计实施公路3649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100%的村通4.5米水泥路,安全人饮、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农户生活用电100%达标,贫困村新村建设全覆盖、共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39个,“四好村”126个,214个行政村文化室、卫生室全覆盖……

基础设施惠民生

在蒲家乡罗圈岩村,由于受地形所限,当地群众饱受生活所苦:全村没有一寸水泥地、长年水、路、电、网不通,仿若“与世隔绝”,农作物一年只出一季,靠天吃饭的老百姓连顿“称展饭”都没吃过,全村3个组69户23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1.8%,是全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

“别的村听到是我们罗圈岩村的要说媳妇儿都直摆手,年轻人都出去不想回来了。”68岁的杨洪顺提到过去的罗圈岩就感叹不已。

2017年,罗圈岩村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开工到入住,仅用时六个月,一排排乡间小墅拔地而起,创造了“罗圈岩速度”。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该村集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基础五通”和“服务六有”。同时,通过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农旅深度融合,建成“一谷两带三区”,以产业促就业。

同时,该村以“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种植高山露地蔬菜、观赏荷花、小水果等500余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1家,养殖大户8户,建设集中养殖区2400平方米,养殖黄羊3000只、土鸡20000羽,辐射带动农户69户,实现农业产业增收3200元。

如今,看到希望的罗圈岩人纷纷回乡就业、创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发展促脱贫

和罗圈岩村一样,羊木镇新山村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实现水泥路通村入户,一条长11公里、宽6.5米的公路,更是让新山村成为连接朝天区羊木镇与广陕高速的一个重要枢纽;一座10万立方米容量水库,将洁净水源引入每家每户;打造村民文化广场,使村容村貌及民生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在800亩水果观光采摘园内套养生态跑山鸡,拓宽群众增收门道……

2016年该村集体经济破零,实现经济收入50000元;2017年实现经济收入70000元;2018年突破100000元,集体经济实实在在的增长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也被激发出来。

3组贫困户王思国不仅搞起养殖、还办了农家乐,4组贫困户赵发文修建起480平方米猪圈开始养猪,6组贫困户王天珍300孔兔圈年出栏达3000只

……

这些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致富梦”。而在朝天,像新山村、罗圈岩村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数不尽的脱贫故事述说了朝天人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在这里,“朝天”号列车穿山越岭,停靠在西成高铁朝天站;

在这里,1601户5602人告别危旧老房,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者;

在这里,贫困户人均拥有核桃2亩,核桃产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县区首位,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在这里,兰渝铁路、西成客专、京昆高速、国道108线、宝成铁路交汇于此,大羊快速通道竣工通车,农村公路畅通里程达到2180公里;

……

这里,是朝天。

本报记者王梓菡(本版图片由朝天区摄影家协会提供)

上一条:区政协机关参加栈道初心大讲堂第三次集中学习
下一条:砥砺奋进践初心 凝心聚力谱新章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